1.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机制拟定

2.为保证石油安全我国应采取那些主要措施?

油价调整归谁管_油价管控措施有哪些

一是增加石油储备,这是一个较好的时机。

二是借机在期货市场上有所作为。

三是把握机会去抢占全球包括石油和矿产在内的源头资源,充分利用好我国高额的外汇储备,利用价格机遇做好战略性的布局。

四是展开并购。

五是借此机会调整和完善我国的能源结构。

六是继续强化石油方面的战略布局。

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机制拟定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由企稳向好向稳定增长过渡的关键时期,由于多种综合性因素,通胀压力仍然较大。从短期来说,必须高度关注利比亚危机的态势,避免因危机以及危机扩大化导致的石油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与当前的物价上涨因素相叠加的风险。可以考虑使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让人民币微小升值使石油等原材料价格的进口成本降低。从长期看来说,中国一方面要完善能源定价机制,建立节约能源的长效机制,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推动新能源发展,逐步降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另一方面要进行石油期货市场的建设,提高中国石油市场的话语权,使石油价格波动给中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完善石油等重要能源物资的储备统计体系,及时向社会公开石油储备的真实数据,引导市场预期向着合理的方向发展。

为保证石油安全我国应采取那些主要措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拟定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方案,将现行成品油零售基准价格允许上下浮动的定价机制,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格,并适当缩小流通环节差价。 同时,新方案提出,将原允许企业根据政府指导价格上下浮动8%降为4%左右,折成额度取整确定。

新方案提出把2006年确定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中规定的“当国际市场原油平均价格高于50美元时开始扣减加工利润率”,提高到80美元。

这一改革方案的推出目前有两种时间表可供选择:一是2008年年底前,成品油定价机制调整和燃油税费改革一起启动,最早启动时间为2008年12月1日;二是年底前先调整成品油定价机制,降低成品油价格,于2009年1月1日进行燃油税费改革,即开征燃油消费税。具体如何“拍板”,正在等待高层和相关部门的最后决策。 早在2006年,国家就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了调整,并确定国内成品油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零售基准价以出厂价格为基础,加流通环节差价确定,并允许企业在此基础上上下浮动8%确定具体零售价格。

这一方案的出台意味着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不再“盯住”纽约、新加坡和鹿特丹三地成品油价,而以布伦特(Brent)、迪拜(Dubai)和米纳斯(Minas)三地原油价格为基准。再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和合理利润确定价格。但此方案一直未见官方公开表述。

最新调整的方案,将现行成品油零售基准价格允许上下浮动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格,并适当缩小流通环节差价。

这一政策思路意味着,未来成品油经营企业将获得一定的定价自主权,同时成品油价格调整频率将加快,次数将增多。

实质上,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在实践中,一直面临着尴尬局面。因为成品油供应体系存在着两个主体,一是民营企业,二是中石油、中石化。后者在政府价格管控下,不能随意调整价格,而前者在供求变化和后者价格管控中,获取了利润空间。

“现在民营销售企业的利润空间相当大。”石化专家、北京异构石油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薇对记者分析,目前国内成品油价偏高的情况下,民营加油站一吨能赚2000元左右。

如2008年11月从国外进口的原油约50美元/桶,而国内成品油是按照90美元/桶的价格出售,折合成人民币大概6000多元/吨,而地方炼油厂出厂的成品油价格4000多元/吨。按照2008年规定零售价格上下只能浮动8%,中石油、中石化的加油站最多只能降价8%。而民营加油站可以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渠道降价,从中赚得丰厚利润。

“采用最高限价的方式是比较合理的一种选择。”上述专家称,实行最高限价,意味着加油站售油,只要不超过最高限价,多低的价格国家不管。

对此,调整方案也给出了相应信息,即提出,成品油经营企业可根据市场情况在不超过最高零售价格、最高批发价格或最高供应价格的前提下,自主确定或由供销双方协商确定具体价格。价格主管部门根据流通环节费用变化等情况适当调整流通环节差价水平。

“只要不突破最高限价,市场稳定,民众没有意见就可以了,企业出售油价低多少不用政府操心的。”陈薇称,如果有了最高限价,加油站的利润空间将得到有效限制,不会有更大的暴利收益。

据悉,除了调整零售价格标准,成品油价格机制仍遵循2006年石油价格改革方案,即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地间接接轨的机制。

虽然这种间接接轨的机制不变,但据了解,政策层面未来可能在调控区间上进行适当调整。

按2008年11月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看,价格部门核算出的零售基准价会被折合成WTI(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纽约商品交易所交易的低硫轻质原油的一种,是美国石油工业的基准原油,已成为世界各地原油产品的重要定价基准之一)价格,当这个折合价格介于18-50美元每桶之间时,国内成品油价将与国际油价同步调整;但如果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国内成品油价将分别按照另外一套方法进行不等比例的调整。

具体核算是,以布伦特(Brent)、迪拜(Dubai)和米纳斯(Minas)三地平均原油价格+成本+适当的利润率(按2004年行业平均利润率为5%左右),来确定成品油价格。其中,18~50美元之间按照上述公式计算,50美元以上开始扣减加工环节利润,每上涨1美元扣减1%的利润率,到55美元减为零,55~65美元为零利润。

据悉,调整中的方案还提出,拟将50美元这个临界点调高到80美元。

成品油价格调整涉及面广,利益调整复杂,为此,相关配套措施也是调整方案的重要部分。

据悉,如果按上述机制调整,石油企业内部上下游利益调节、相关行业价格联动、对部分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补贴,以及石油涨价收入财政调节等四个配套机制都将发挥“配合”作用。 尽管从上述成品油定价机制调整中,看出了更多的市场灵活性,但该调整思路仍属于局部性调整,市场化改革方向还是长期目标。

“中国成品油形成机制改革走的是渐进性道路。”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专家牛犁对记者分析,虽然能源价格改革的总方向是按照市场规律,与国际接轨,但改革路径仍是循序渐进式的。

和牛犁持相同观点的专家认为,在现有管理体制和市场条件下,不能完全放开能源价格包括成品油价格。

“一方面,国家没有石油储备;另一方面,税收比例太小。在这种情况下,无法调控价格。”陈薇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放开,可能会失控。

除此之外,在现有石油管理的垄断体制下,政府放开价格管制,将可能出现垄断企业联手抬价。这也是学者们担心的问题。

因此,能源价格改革尤其是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最重要的前提是,培育市场主体和市场竞争条件,有足够的市场主体,才能产生合理的竞争价格。

“在没有放开市场主体管制情况下,只调整零售价格基准,是否会导致挤压现有民营企业竞争空间?”上述业内人士分析,在2008年价格机制下,民营经营企业还有较大的盈利空间,如果中石化和中石油企业能够在“最高零售价”下自主选择降价空间,势必会对民营销售企业产生竞争压力。

趋势之一:价格高位运行 投资回归理性 由于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和地区经济情况较好,将使国际油价继续高位运行,并对石化产品价格产生支撑作用。此外,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也非常迅速,石油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油价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这将对石化产品价格产生支撑作用。下游行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对石化产品需求和价格也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由于国际原油价格高企,近年国内以生物质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物柴油项目成为投资热点。面对各地各企业盲目的投资冲动,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过热的新型能源产业降温。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以炼油、乙烯、煤化工为代表的投资热势头,将在下半年总体趋缓,而多年来石化企业对于社会环境、社会责任的漠视和缺失将被逐渐唤醒。 趋势之二:并购重组加快 技术性贸易壁垒日益明显 石化行业的并购重组依然活跃,步伐加快。跨国公司在中国采取并购的形式,进一步扩大其在中国的投资和市场份额,并组建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同时,从2005年开始,中国大型企业开始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进军海外油气市场。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化工集团在内的大型企业加快了海外收购进行业务重组的步调,在行业影响力与日俱增。 国际贸易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传统关税壁垒正逐渐削弱,以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日益明显,应对国外技术壁垒是我国石化工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欧盟颁布《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禁止在电子电器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以及欧盟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法规(即REACH法规)规定,使得约3万种化工及下游产品要进入欧盟市场,必须通过注册,而且注册过程中高昂的检测费用将由企业承担。 据预测,REACH法规的全面实施将会对我国相关产业产生巨大影响:中国向欧盟出口产品的总成本将上升5%,从欧盟进口的成本将上升6%。中欧化工品进出口总额将下降10%,中国化工生产总值将下降0.4%,并有可能导致20万化工及相关从业人员失业。 趋势之三:今年将保持20%以上的增速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预测,由于国际油价仍将高位运行,同时国内经济发展加快导致市场需求旺盛,2007年国内化工产品价格不会出现大起大落,化工行业利润还会有一定增长,预计将继续保持20%以上的发展速度。 2007年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将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化发展,内需因素会使经济增长强劲,能源需求将继续增长。同时,交通运输业继续发展、汽车消费量和保有量快速增加,农业、建材及化工行业用油增加,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品加速发展,居民燃气用量不断扩大等,都将拉动油气需求。 近年来,建筑、纺织、电子、汽车等产业对石化行业的拉动也很强劲。2006年国内生产合成树脂2529万吨,仍然进口2393万吨,预计2007年合成树脂需求将进一步增长;国内涂料需求2007年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2006年国内合成纤维产量不足需求量的50%;电子工业配套合成材料、信息化学品2007年将增长1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