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为啥比09年油价还高_2021为啥油价这么贵
1.柴油的价格为什么那么高
2.09年燃油补贴情况?
3.什么是油价倒挂现象?
4.10年前因为省钱买国产车的人,现在用车感受如何?
5.09年,中国用250亿美元“救”了俄罗斯,自此打开能源合作新局面
朋友你好,2009年应该说比较适合买车的.下面就给你一点点建议吧.一般情况下,建议你购买排量1.6以下的车,车辆购置税在12月31日前是减半征收的.
此外若是经济条件允许,建议购买1.5或者1.6的,动力基本适合家庭使用,与保养1.0-1.3的车费用差别不大,但是感觉则差别很大,舒适安全嘛.购买轿车的最佳时机应该是10月20日到11月20日之间.那个时候大部分的汽车销售商为了完成厂家给的任务拿返点奖励,都会将汽车低价出售,品质是有保证的.
愿你买到称心如意的好车!
柴油的价格为什么那么高
关于燃油税费改革
■取消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等六项收费。逐步有序取消已审批的还贷二级公路收费。
■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每升0.2元提高到1元,柴油由每升0.1元提高到0.8元,其它成品油单位税额相应提高。汽、柴油等成品油消费税价内征收,单位税额提高后,现行汽、柴油价格水平不提高。
成品油价税费改革09年1月1日起,到底是在目前的价格上涨价了还是降价了...?
就看是那个行业和一年使用成品油的数量,这个方案最重要的一点是等于变相降低了油价,因为虽然油价表面没变,用户等于花同样的钱买一升油里已经包含了消费税,而且从量计价,多用多纳税.
另一方面, 国外征收消费税后,就没有任何其他的公路收费。我们从罗马跑到法国,一路上几乎都没有收费,但在中国开征消费税却不取消路桥费,相当于油费变相
加价。
广州某客运企业算了一笔账:该公司一辆公路班车,每年的养路费、客运附加费等约为5万元,取消后,该公司所有班车每年能减少支出2000多万元。而柴油消费税从0.1元/升提高到0.8元/升,一辆大客车每100公里的油耗约为30升,以每天平均行驶800公里算,一年要交税6万多元。即是说,就算取消了养路费、客运附加费等,客运企业年每辆车的成本还是增加了1万多元。
业内人士表示,广东的公路班车现在多数走高速公路,只是取消二级公路收费站,对客运企业帮助不大。这些年油价只升不降,不少企业的“挖潜”已很难了。若无法消化成本,可能就只有考虑提价了。
行家还指出,提高燃油消费税,物流企业也受影响,而且成本较难控制。以从广州到武汉计,一辆货车过路费约1500元,油费1200元左右。提高消费税后,一年下来,就算减了养路费,也不能填补这项成本。也有企业认为,收养路费,至少成本是固定的,但是用燃油税后,成本的控制就难了很多。
我现在一年交1440元养路费,而税率从每升0.2元涨到了1元,增加了0.8元,算下来相当于1500升油的税,这就是说,我只要一年用油超过1500升我就要多花钱了!而事实上,有多少人一年用油能少于这个数的?我一年用油2000升左右,这样算来得多花400元交税。”
“负担又重了!”成品油价税费改革的消息一传出来,南京的哥朱先生就开始叹气:“我们出租车司机肯定是用油大户,每天少说要用个20升油吧,一年就得7300升朝上,仅仅少交了1200元养路费,却得多花4600多元来交税。”
“我自驾车一年用油2200升左右,不管油价本身降多少,开征燃油税还是让开车人多交了钱。因为油价和燃油税根本就没有什么关系,现在短期看来油价下跌可能会综合了燃油税开征的影响,但是将来油价再涨上去呢?那要花的钱可就多了!”也有网友认为,目前美国一升油还不到4元人民币,其中已经包括了燃油税,相比我们的油价来说,国内的油价还是太高了。
09年燃油补贴情况?
作为多年从事物流行业的分析如下:
1、油荒是中小企业限电导致----强词夺理
#我们算一下:如新闻所说中的一个企业一个月需要15万千瓦时的电量,即5000千瓦时/天,多算一点就按照6000千瓦时/天,工作时间20小时。
#普通的24千瓦柴油发电机,每小时耗油5升,这个企业6000千瓦时的电量需要多少柴油呢?
6000/24*5=1250升,说明这个企业一天需要1250升柴油。
#那么浙江,江苏等按1000家这样的企业来算需要多少油?
1250*1000=1250000升。
#再看物流的车辆,一部双拖半挂车(六轴)解放豪沃为例,100公里油耗42升,20小时满载行驶1000公里,需要油耗多少呢?
42升/100*1000=420升
#新闻所说的六省市,一个省平均20000辆柴油车(数一下你省**车牌的数字就知道),六个省是多少车辆呢?每天需要多少油耗?
20000*6*420=50400000升。
#对比1000家企业一天的柴油消耗能这算成多少辆车呢?
1250000/420=26辆
从以上计算可以得出结果,1000家企业一天消耗的柴油够26辆车行驶1000公里。但是六个省按照120000运输车辆来说,按照现在的物流运输行情并不是全部都在同一时间行驶在路上,有的卸货,有的装货,有的修车,有的再等货,卸货、装货、等货的比例就在20%,即24000辆。
因此,可以讲1000个企业一天的消耗的柴油的比例占运输行业需求比例太小,不值得一提。
所以,说中小企业拉闸限电,节能减排,使得柴油紧张,这根本就是滑稽之谈,欺骗老百姓的卑鄙伎俩。更何况,拉闸限电都用柴油机发电,你是增加排放啊,也不知道节能节那里。这样的新闻作者脑袋被驴踢了吗?
2、柴油价格批零倒挂-----加油站囤积曲奇的无耻行径。
油站老板都是精的要命,拿钱给别人还不如要他的命。会哭的孩子有饭吃。靠。
3、炼油厂8--9月份大修设备,产量减少。
炼油厂、油库,这么高的油价,放的钱不挣,你检修机器,只有火星人会相信。大连港口油库是怎么着火的,多少油泄漏到海里和白白的燃烧掉,试问一下,您检修设备了吗?
这样的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4、原油价格上涨,石油企业成本增加。
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家都是垄断性的企业。官字两个口,都是你的理。
中石化世界500强第九名,中石油500强之榜首,中海油--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开发企业。
2008年9月时原油价格147美元/桶,没有出现油荒,柴油零售价同样是6.4元/升。现在2010年11月国际原油价格87美元/桶,柴油零售价同样6.4元/升,出现严重的油荒。扣除这两年汇率和工资因素,也不应该出现如此问题。
5、发改委一声令下,22工作日,幅度4%.价格调整。结果09年到10年,涨多降少,FGW说这是合理的。
而这个月有消息说,调价机制要改。未来中国物流运输业是怎么样,还有谁能看到希望。
车快撞树了,你知道拐了。大鼻涕快流到嘴里了,你知道擤了。
6、振兴中国十大产业,第十位物流业。
想象所有运输的车辆都喝水----那该多好啊!
运输业主30%的成本在燃油和过路费,但现实是:柴油价格涨,涨了还不给你供油,一个加油站价100元、200元,只够跑20、30公里。路政、交通罚款严重。
真不知道,如果运输业崩溃掉,经济怎么发展,生产原材料、建筑原材料、药品、食品、蔬菜等等,乘客出行等没有运输,会是什么样,我们都想想。该清醒了。
7、石油垄断的直接结果。贼还抓贼
什么是油价倒挂现象?
税费改革前,客车的客运附加费、养路费是由车辆所挂靠的运输企业代收代缴的,上缴后,上级部门会按照一定的比例返还给企业作为对专业运输公司的政策性扶持。2009年元月1日之后,国家已经取消了客运附加费和养路费,因此,运输公司也就无法代收代缴这部分规费了,相应的返还也就不存在了,但是,有的企业仍然以其他名目(例如提高管理费用等)向车上收费,这种做法,是上级部门不允许的,除非车辆承包人愿意缴纳,双方重新修改承包合同。从门前情况来看,有的主管部门或运输协会支持企业通过提高承包费或者管理费的方式增加一部分收入,来平衡税费改革带来的效益降低问题。以便维持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因为目前运输企业的效益太低,有的已经出现收不抵支问题,这是燃油税费改革给运输企业带来的不理因素。反过来说,如果企业破产了,那么,个人的承包合同也就无法履行了。
为了落实辽宁省2007年度石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的相关政策,我市从今年10月中旬开始,对全市出租车发放燃油补贴。截至目前,469.42万元补贴资金已全部发放到出租车司机手中。
11月5日,记者从市运输管理处了解到,这次出租车燃油补贴的发放按年耗油量的计算标准,根据出租车排气量的大小,每台车可获得1908元或1343元的燃油补贴。资金发放以出租车公司为单位,市内持有《道路运输证》、行驶证和、从事合法营运的出租车司机,都可以领取这次发放的补贴资金。
目前,油价不断上升,燃油补贴的发放无疑给很多出租车司机吃了“定心丸”。
据了解,这次是我市第三次发放燃油补贴,除了出租车,资金的发放对象还包括农村客运班车及公交车。12月中旬,我市有望发放2007年第二次燃油补贴。市运输管理处副处长张忠文:第四次石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也马上要发放,我们已经做好准备工作,12月末前都能发放完,这次将发的补贴是07年11月、12月份的。
10年前因为省钱买国产车的人,现在用车感受如何?
油价倒挂是指原油厂商所提炼的成品油的价格要高于原油的情况。原油要经过一系列的提炼之后才能够成为成品油,提炼会有成本,因此成品油的价格要高于原油价格才对。
国内成品油价与国际油价背离,国际油价低时国内油价却较高,此时国内的原油储备过多,没有能力进一步扩大储备;而当国内油价下调后,国际油价重新上升,石油进口企业考虑到加工等环节的成本较高,为避免出现价格倒挂而不愿进口或少进口,主要通过消耗库存维持供应,直到国内油价新一轮的上涨。
油价倒挂的政策原因
一些国家为了提振汽车的消费,会给予炼油厂许多补贴来稳定或者降低油价,在原油价格上涨的时候,成品油的价格依旧会保持稳定,因此便会出现油价倒挂的现象。
事实上,我国国内汽油、柴油的知零售价格都是由定价的,而且我国一直致力于维护成品油价格的稳定,因此出现油价倒挂现象的可能性要高一些。
09年,中国用250亿美元“救”了俄罗斯,自此打开能源合作新局面
十年前也就是2007年,我刚刚毕业参加工作!老爸帮我买车,那年海南马自达刚刚分手,我爸对因为单位有辆马自达,所以比较钟爱,就去看刚刚上市的海马3 1.8GL,以为海马3跟马自达还有关系。只可惜当时不懂车,质保期没发电机就换了一次。后来开了两年刚刚过质保期,在广州南海立交上抛锚,正时皮带张紧轮断裂,花了几千元维修。之后厄运就开始连连出现!10年开了6万公里,进过修理厂无数次,大大小小的问题一堆,包括更换水箱风扇,内饰顶部脱落,手挡调了又松,尾门因为设计缺陷经常要调整锁头位置………等等问题。真不知道我如何唉过这10年的。后来贱卖换了丰田整个人才开始缓过来!其实当然这车卖10万出头,很贵啊!当时加点点钱可以买花冠了,后悔死啊!
60秒懂车回答你的 汽车 问题。
十年前,也就是2008年以前,中国的车那时候造车工艺相对较差。,和当代的国产车无法同日而语。
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合资品牌曹贵无语,我,04年买了一辆北斗星,价格54000元,裸车。而国产这个价位,几乎能买两辆,吉利。?
所以2万多的吉利和合资品牌的5万多的小车,当然没法比,这个也是正常现象。
当时国产车特点就是价格比合资品牌便宜很多,所以有一些没钱的人还会去买国产品牌,但是国产品牌的毛病主要体现在一个市,车身生锈,第二发动机费油,第三是换挡不顺畅,然后就是,异响比较多车身的一项发动机的异响等等。
当然还是,感谢一些,第一批就买国产车的人,因为是这些人,给中国 汽车 制造以喘息之机,积累了第一代原始资本,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毛病,但是中国的车不断的改进,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总结一下,还是支持国产吧,其实全世界的车发展都经历这个阶段,比如说日系车的本田,丰田曾经疯狂的山寨,欧洲和美国车,然后完成自己的资本原始积累,中国也是一样,这并没有什么好与不好,就是一个必然过程。
具体你怎么看
十年前买国产车的人现在用车感受,现在大街十年车龄的合资车远多于国产车,因为现在有钱人多了所以换新车了?不是,原因都懂!
近几年国产车发展势头很猛,以空间大,配置丰富,价格低逐渐占领国内低价车市场!
但是有多少人一辆国产车能开十年的,国产车三年之后小问题逐渐增多,有些不影响使用,但是闹心啊!
本人表姐夫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就买了一辆比亚迪F3,现在还是表姐在开,姐夫已经换了四年车了,合资车别克,具体型号不说了,反正换车后就不愿意开F3了,现在用表姐的话来说能遮风挡雨就行,要求不高,不过现在修车频率有点高,不过现在的F3虽然说配置方面好了点,但是性价比不如以前,用料就看出来了,当然喜欢配置的朋友另议,家里的F6基本照搬雅阁七代,现在依然驰骋在路上,发动机变速箱全部进口,只是打了个比亚迪标,现在F6能有这质量。
有人说国产车越做越好,但是事实呢!很多品牌都在学丰田降低成本!你看到的地方和看不到的地方差距是很大的!
十年前的国产车可能技术不如现在,但是用料绝对良心,多了不说桑心!
十年前 也就是2008年。
那时候国产车基本不灵光,说买国产车是有质量。。。。
说白了其实还是图便宜。比如长得神似捷达的旗云。
那时候国产山寨到什么程度
抄袭的花冠都能直接换零件
奔驰前脸 宝马的车尾。还有抄袭spark乐驰的某企业。
作为前保险公司员工
那些老车什么样 我见到的可不是水军打包票的时刻。
车龄11年的自由舰 呵呵 。车主都自己会修车了。
你要说 2015年之后国产车有长足进步还差不多。
十年前真不行,某企业的修车排队那真是个业界笑话。
高端品牌没搞成 品牌换来换去
还有那时候有的国产车 一个型号就卖三年 甚至有两年就换型号的。
直接导致保值率超低。
还有 老国产车即便你是一手车主坚持到现在 你上的商业险太高也会被拒的。
理由么 除了怕骗保就是怕赔付的太多。
十年前买国产车的人,现在他们的车早就换了几茬了,所以感受无从说起,我就说说自己吧。我的第一辆车是在2012年1月份买的,到现在将近七年,是一辆奇瑞A3两厢进取型,去年4月过户给一个兄弟伙开了,因为我换了一辆比亚迪S715款自动顶配。这两A3开了11万公里,中途曾经因为加了某民营加油站的油,换过三元催化器,abs传感器,在十万公里的时候,换过活塞环,活塞,小链条,(估计与我自己加装电动涡轮有关),现在我朋友还在开。总结一下,这车没有吹嘘的那么好,也没有喷的那么糟糕,作为七万多的车,买了也没有什么后悔的,物有所值。所以我觉得国产车也没有什么可喷的,毕竟它的价钱在哪里摆着呢,自己只出了几万块,非得要求它值十几万,那是不现实的。现在的国产车,已经越来越成熟,和合资的差距不大了,部分车型已经超越了合资,只是在质量的稳定性和某些细节方面和欧美日系车还存在一些差距。所以现在买车,国产车也成为工薪阶层和年轻人们的首选,毕竟价廉物美的东西,总是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如果有人反对,愿意花两倍或者几倍的钱去买进口车,我也表示赞赏,土豪嘛,请随意!
我是车无定论,欢迎加关注一起聊车!
说实话,现如今街上能见到的10年以上的国产车还真的不多,而且大多数都是奇瑞和比亚迪,其中以奇瑞A3和比亚迪F3居多。你要说这些人当初为了省钱买国产车有什么感受,实际上并没有一般人想的那么糟糕。
不管是国产车还是合资车,真正能把一辆车开到10年以上的人并不是很多。短的2、3年,一般5-8年也就换车了。即便是10年前的国产车,虽然整体的技术水平较今天来看差距很大。但是像奇瑞A3这类车,就算是再开个三五年也完全没问题。
小毛病谁都有,那些说买国产车学会了修车的,不排除有这样的情况存在。但是一辆七八万的国产车和一辆十五六万的合资,省下来的七八万不是钱吗?就好比你问那些长途火车买硬座的人是什么感受。他当然知道软卧肯定更舒服。但是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硬座虽然累一点,但是依旧能把人送到目的地,这就足够了。
嘲讽十年前的国产车,并不能给你带来任何优越感。每个人选择一款车型,都是基于当时情况下的最优解。自主品牌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正是因为十年前有人不管是出于资金有限,还是真的信赖,选择了它们。为自主品牌的发展提供了原始的技术和资金积累。
我楼下有个开出租车的夫妇,一辆桑塔纳出租车和一辆比亚迪F3,F3用来跑黑车的。看年头不说十年也差不多。我经常会看到那对夫妇带着小孩在楼下的停车位上洗车。虽然比亚迪F3已经显得很老旧,但是每一次洗完之后,黑色的车漆反射着阳光的时候,我知道这辆车对于他们而言就是家人,就是朋友!
09年买了辆吉利远景,当时是因为经济原因选的国产车,开六年一些部件开始老化,不过其间也没出啥大毛病。14年给老婆买了辆福克斯。16年时感觉老远景的配置落伍了,而且想换个动力大点的。在选车的过程中发现 汽车 的电子配置更新非常快,于是还是选了国产车,比亚迪宋。打算五、六年后再换车,那时候智能化应该又有很大进步。目前反正感觉宋比福克斯好使,不管是动力、配置还是舒适性远好于福克斯。今年4000公里自驾也是开的宋。 汽车 越来越电子化,不要想着买辆车开个10几20年的,5年就会落伍的一沓糊涂,比如现在你的车都不能联网,导个航还得看手机,那多郁闷。我的观点是,如果你的预算可以满足每5年花20万以上换车,那就买合资或进口(也要看看配置是否到位,中控系统是否智能开放),否则就选自主品牌的吧!选自主品牌就选高配的,智能的。
我第一辆车是07年底买的奇瑞A5,车开了不足10年,跑了13万多,17年中送给了亲戚,他当时找了个老司机来开走的,老司机说没想到十年的车还那么好开。
十年中,几乎没出过啥故障,都是正常保养,跑过东北、草原等地方,都是加满油就走,从未担心过有啥问题。反倒是同期买合资车的,各种各样的故障不少,其中,307换行车电脑,速腾换变速箱等等。其中,16年国庆期去海边玩,拉上了同事爷俩,他说他的捷达(比我的车晚两年)不敢跑长途了,因为会无缘无故的熄火。
我的情况虽然只是一个个例,但也说明国产车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么不堪。换车的时候又换了瑞虎七,又有人说这个年纪了,为啥不换个好点的?我说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其实,我最讨厌这种人,媚外的主
10年前,国产车很多都刚起步不久,国产车企很多都是90年代末才取得乘用车生产资质,到现在,很多国产车也就是18岁的年轻小伙……所以,十年前的国产车,也就是刚刚懂事的孩子,很多都没有成熟,发动机,变速器都是买来的……
所以,那时候的国产车,工艺不成熟,小毛病多点……但发动机,变速器还是成熟的,车跑起来是没问题,就是其他附件问题稍多……就是现在,跑了十一二年的国产车,还有很多在跑……
而十年后的今天,18岁的年轻小伙子一般的国产车企,各个方面都已成熟,性能与合资相比已经无异,甚至已经超越部分合资车。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已经完全的自主研发生产,自给自足,质量上乘可靠……缺乏的,只是市场的认可,以及国人的接受心态……
目前,做的最好的,当属长城 汽车 ,一个完全没有合资背景的民营企业,而且,发动机的动力,变速箱的质量都做的相当不错,整车的用料也很好道,真正的国产车领导者……做的比较好的还有长安,吉利,奇瑞,比亚迪等……
国产车的质量上来了,我很欣慰,然,国人对待国产车的看法以及对国产车的接受程度,却让我很忧心……大部分国人还很迷信日本鬼子的车,德国鬼子的车,美国鬼子的车……
然,如今的日本鬼子车,质量让我担忧,成性的民族,丑闻不断,十几年前就了,更有甚至的年龄比我们国产车的年龄都大……
同胞们,该醒了,真心的希望我们的同胞们能早些认识到日本鬼子车的真面目,早日做出明智的选择……
在醒了看来,不管十年前买的国产车也好,十年后买的国产车也好,我们看着都挺骄傲,挺自豪……
十年前,这个问题说实话有一点时代性了。说一说自己的认知吧,十年前也就是2008年,那个时候刚刚高三。也是第一次接触到一款国产车,那就是三缸1.0的夏利,当然,这里说的接触就是说能长时间驾驶(虽然那个时候还没有驾照)。
因为从高中开始就特别喜欢 汽车 ,但是也仅仅是停留在喜欢的过程,那个时候流行看杂志, 汽车 杂志,也只能在一些零星的片段看到 汽车 的知识。
当时夏利,QQ,富康,桑塔纳,捷达基本是入门级的轿车的选择。
捷达,桑塔纳这样的合资车在当时的价位是比较高的,一般的家庭买起来还是有些困难,所以稍微有些经济条件,但是不富裕,又想有车,可能就会选择一些国产车。
那一款三厢的夏利,开起来,第一的感受就是省油,然后风噪巨大(当然是对比现在的车型,对比老家的拖拉机肯定是好多了,哈哈~),不过油耗也是特别的低,当时的百公里油耗也就是在六个左右,而且当时的油价比较便宜,92号的汽油,加上优惠,就能达到五元时代。
可以说现在 汽车 的发展日新月异,那个时候觉得有空调,有暖气,然后能遮风挡雨,就是很不错了。
也不知道对不对题,就是想借助这个话题,怀念一下自己开的第一辆小车,突然感慨,觉得咱们国家发展的太快了,现在的自主品牌 汽车 ,尤其是suv销量排行榜都遥遥领先了。
可能再过个五年六年,想起来自己还开一个破途观,还乐得屁颠屁颠的,就嘲笑自己呢,这就是时间,岁月啊!
好了,我是老杨,66号车坊全媒体作者,另外有专业的二手车检测、培训团队,大家定制淘车,二手车检测,都可以发私信就好了。
对于老股民来说,2007年股票熊市可谓是记忆深刻,从那一年开始,股市遭到重创,股票暴跌,无数人破产。起因就是2007年美国乃至全球遭受到了“百年一遇”的巨大金融危机,从房地产到信贷,再从银行到金融,美元主导的市场带来的巨大冲击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乃至实体经济的崩溃。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经济体,经济危机没有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其中,那次的经济危机对俄罗斯打击最为严重。
对于美国经济危机,俄罗斯的一些专家从一开始对于此事带来的影响是 过于乐观 的,他们认为俄罗斯所依赖的实体经济是十分稳定的,不会被金融危机所击倒。
的确,俄罗斯土地辽阔,国库充盈,是世界第三大外汇储备国,同时石油天然气这种所有国家都十分需要的天然储备丰富,似乎无须担心经济危机的事情。所以从一开始, 俄罗斯甚至可以看作是经济危机的“避风港”, 金融状况一度积极发展,俄罗斯的股市持续增长,似乎并不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
然而事情的发展急转直下。
2008年8月,俄罗斯证券市场就开始出现下跌的趋势。9月16日,一日之间,俄罗斯股票大跌,俄罗斯交易指数(RTS)下跌11.47%,莫斯科银行间外汇指数(MICEX)下跌17.75%。到了第二天,9月17日,股市再次暴跌,RTS指数下跌超过9%,MICEX指数更是大跌15%, 两家被迫停牌 ,防止股市进一步下挫。
20天之后, “黑色星期一”再次上演,股市又一次大跌,又一次被迫停牌。 同时,俄罗斯为了挽救低迷的股市多次向银行系统注资,然而投进去的钱就像是水滴遇到了火焰,快速蒸发,阻止不了总体上持续下跌的股票。
RTS指数一度从2008年5月中旬的最高点2478.87回落到10月31日盘中最低点758.71,短短5个月跌幅高达69.39%。
俄罗斯的经济政策缺陷导致的巨大隐患被彻底爆发。
因为欧美市场的银行利率比较低, 所以很多国外的投资者都会把钱存到俄罗斯银行里,这让俄罗斯银行的外债逐年增加 ,在这个背景下,俄罗斯也被称为“世界经济的安全岛”。然而等到了金融危机爆发,“安全岛”并不安全,很多国外投资者抽资出逃,把自己以前存的钱取出来,这样持续的 资金外逃,后果就是俄罗斯银行面临破产。
要知道,银行的资金从来都不是固定的,它要靠资金的流动性来获得收益, 只出不进,银行最终会有没钱的那一天,对它的客户无钱可付。
俄罗斯银行在2008年面临的这个问题,让大量资金外逃的同时,没能有新的资金进来,因为整个国际金融市场的资金就是严重短缺的,此时没有人想要存钱,也就不会有给银行,与此同时以前的又面临赔偿问题,这样让俄罗斯银行根本支持不下去。
另外,因为银行的流动性危机, 俄罗斯本国居民也开始大量从银行里取出钱财,短短几个月俄罗斯银行流失千亿卢布存款。
为了自家的银行能够支撑下去,俄罗斯倒是积极地在进行拯救, 不仅用国库储备多次注资,注资金额达11万亿卢布。
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同时召开紧急经济会议,帮助银行获得了巨额信贷,据估计, 银行从国家的反危机资金中获得了84%。 然而救下的大部分还都是储蓄银行、外贸银行、天然气银行等大型国有银行, 其他中小银行还是摆脱不了破产、并购的命运。
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就像多米诺骨牌,俄罗斯国内的经济一个接一个受到影响。
首先就是,银行带来的问题直接影响了 卢布的贬值 ,资金外逃,俄罗斯的外汇储备迅速减少,新的外资进入缓慢,卢布持续贬值。同时,俄罗斯经济过于依靠能源出口,卢布的价值与能源价格息息相关。
然而此时国际油价持续性下跌,油价愈加下跌,卢布就愈加贬值, 恶性循环让俄罗斯经济是雪上加霜,状况不容乐观。
金融危机的扩散同时影响到了实体经济,俄罗斯的石油出口减少, 俄罗斯的油气公司纷纷面临破产危机 ,公司经营资金短缺。不仅俄罗斯银行需要钱,这些公司同时也需要大笔资金来维持稳定。2008年,俄罗斯4家天然气巨头致信时任普京总理, 要求俄罗斯拨款偿还所欠的外债800亿美元。
除了油气公司之外,俄罗斯的 建筑企业,不动产价格, 汽车 制造业,冶金公司,零售企业都出现了大量的资金短缺,失业人数暴增, 国内消费需求下降,俄罗斯面临巨额偿债,一切在都往不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2009年,一切发生了转机。
俄罗斯其实是不止一次发生过金融危机了,早在1991年和1998年就发生过两次金融危机,所以即使面临如此困境,俄罗斯也是有过去的一些经验去应对的。
此次金融危机虽然对于俄罗斯来说是一场打击,但同时也是一次俄罗斯改变的机会。西方资本早就对俄罗斯优厚的天然眼红,他们也想要分一杯羹,俄罗斯面临经济危机恰好是他们想要看到的,他们想要 蚕食掉俄罗斯的能源企业。
此时,俄罗斯做了一个重要的政治决定, 向东看,是时候与接邻的东方大国——中国,合作了。
俄罗斯早就开始 “远东开发” 了,而这次卢布贬值反而会让俄罗斯加快融入 “亚太经济圈” 。同时,俄罗斯与中国合作,也可以让俄罗斯避免过于依赖西方市场,缓解自身的压力, 在政治上达到制衡的目的。
对于中国来说,俄罗斯的经济有问题自然也会影响到自身,俄罗斯经济状况不好,中国对于俄罗斯的出口贸易等也会受到冲击,所以帮助俄罗斯尽快回复自身经济,也对中国有利。
所以与其说当时是中国向俄罗斯“输血”拯救了俄罗斯,不如说是趁此机会 双方达到了互利合作 。
中国的经济一直在高速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是与日俱增的,同时因为中国的众多人口,中国一直是 能源消费大国 , 进口大国 ,而这次经济危机恰好是 中国大举进入俄罗斯市场的有效时机 。并且俄罗斯的油气勘探开发 历史 悠久,也拥有丰富的储量,他们的技术和能源都是中国所需要的,这次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虽然以前俄罗斯与中国也是拥有多次在石油上的贸易,并且贸易量也是与日俱增的,但大多都 是现货交易 ,中国购买俄罗斯开好的石油,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可以长期合作的规模。
就这样,2009年2月17日,中国与俄罗斯正式签订著名的 “换石油” 协议,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总计 250亿美元的长期 ,固定6%的利率,而俄罗斯则用石油换,从2011-2030年按照每年1500万吨的规模向中国通过管段供给石油。
就这样, “贸易油”变成了“合同油” 。
2009年9月23日,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和中国签署了《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合作规划纲要》。再一次加强了 能源协作战略 的互惠互利。
同时, 2009年10月中俄成立第一家合资石油天然气公司,象征着中俄对于能源领域的合作更为紧密。
“换石油”中的250亿看似很少,毕竟俄罗斯此前为了拯救自家银行、企业,注资就远远大于这个数字, 但是却给了西方资本家一个信号,不仅仅是西方有钱款储备,东方也一样。 如果西方资本家不选择在这个节骨眼上停手,让彼此之间能够 相互制衡 ,那么俄罗斯与东亚联手对抗,最后的结果就是 两败俱伤 。对于国家目前这个情况,俄罗斯并不会被搞垮。
最终,俄罗斯度过了这次金融危机,并且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仍然在继续,并逐步形成了 中国与中亚—俄罗斯国际能源合作的模式 ,直到现在,中国已经建立起了 “一带一路” 的贸易发展模式,更好的应对油气、矿产对外进口依赖度过高的问题。
随着欧亚地区的紧密合作,有朝一日,“超级霸权”的国家也许不会存在,而 世界格局将会是多极化的 ,都拥有自主话语权的。
俄罗斯与中国的这一次合作,不仅改善了俄罗斯本国的经济环境,长远看, 更是俄罗斯在政治上对欧盟美国的一种牵制。
说起油气的合作问题,能源消费国与东道国的各种博弈中,不得不说各国都在争夺的一个重要地区—— 中亚 。
中亚地区作为欧洲、亚洲和中东的中间地带自然是具有其独特的地位,特别是苏联解体后,中亚成为权力真空地带,在大国博弈中主要形成了俄罗斯、美国和中国的相互竞争角力的政治格局。
俄罗斯一直都是中亚地区能源政治格局最核心的力量,中亚天然气管道和穿越里海的天然气管道等 欧洲能源走廊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均在俄罗斯的掌握之中 , 但是这种掌握自然不是美国想要看到的。
多年以来, 美国一直在利用资金优势打入中亚的能源圈,让中亚成为其自己的能源供应基地,打破俄罗斯对于中亚能源的垄断。 同时,美国还从政治军事等方面介入中亚事务,分别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建立了 军事基地 ,还凭借资金技术等优势获得了 多个中亚油田的勘探和开权 。
中国经济发达之后,也在与中亚国家积极建设天然气管道和原油管道,并 成功打破了之前中亚各国对与俄罗斯和美国的依赖, 让中亚各国在大国平衡这一外交政策发挥到极致,更是在提升中国自身在国际上能源政治中的地位。
所以俄罗斯与中国的合作,也是 能源政治中博弈的结果 。
2009年,俄罗斯调整了能源出口的战略方向,能源战略开始向东亚蔓延。由于地理原因,亚太地区的石油煤炭产量有限,很大一部分都要依靠进口,所以整个亚太市场对于石油的需求量是十分庞大的。
其中, 作为人口超级大国的中国,自然是对油气能源的需求量巨大,有着巨大的贸易空间。
俄罗斯与中国“协议”的成功,让中国看到了另外一种关于中亚各国的能源合作的方式, 2009年,中国继与俄罗斯签订“协议”之后由又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家签订了 “协议” ,建立起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中国与中亚各国的能源合作逐渐形成多元化, 从一开始单纯的油气贸易到后来的勘探开发、管道运输、炼油和油气销售 等上中下游各个领域。
不仅如此,中国还发展出了 多种能源合作的新模式。
首先就是 “换”模式 ,这种贸易模式确定了未来的油气的供应,对于中国本身的油气需求来说,是一种保障。
对于能源供应国俄罗斯和中亚各国来说,能够缓解资金压力,是双赢的局面。但是由于签订的时候本质上还是“空头支票”,从本质上并没有实际控制到油气,还是具有不确定性,而且价格也是没有办法做到最优的。
继“换”之后,中国又与俄罗斯发展出了 “双向合作”模式, 成立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中俄能源资本开始合作。 中国能够学习俄罗斯的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同时也能让中国在俄罗斯境内的勘探开发合作打下基础,对于两国的能源政治来说,未来前景光明。
还有 , 与国家石油公司联合经营模式 , 此模式的背景就是因为西方国际石油巨头已经在中亚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合作基础,同时中亚地区因为政治、战争、宗教等因素也是极其不稳定的。中国在中亚各国的石油勘探开发虽然相对稳定,但同时是有隐患的。 如果中国与中亚各国还有俄罗斯的石油公司直接组成战略联盟,就能够规避风险,进行有效的合作。
最后就是“油气-经贸”合作模式, 也就是 “一带一路”。
现如今,中国已经深入发展了 “一带一路” ,这不仅仅是在能源方面可持续发展。中国与各国的合作,在其他方面,比如铁路、公路、航空、电网等互通网络,让资金贸易有了显著发展,同时中国也因为其消费大国的身份,在“一带一路”中有更多的话语权, 保证了能源供应的稳定与持续。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